當孩子學習開始變得「卡住」,當他不再主動表達、不願分享想法——我們是否曾停下來問問自己:孩子學不好,是因為能力不夠?還是因為孩子感覺自己沒被理解?
在今年五月的甄試測驗教育講座中,百瀚智能教育特別邀請知名親子心理專家暨精神科專科馬大元醫師,深入分享如何在升學壓力下,建立親子間穩定的理解與溝通關係,幫助家長看懂孩子「行為背後的訊號」,不再只追趕進度,而是與孩子一起對焦方向、走出低谷。此外,百瀚教學副總監也從課堂設計層面,具體分享百瀚如何將心理素養、正向行為學與語文能力訓練融合課程脈絡,讓教學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,更成為孩子獲得支持、練習表達與逐步穩定自信的過程。本篇文章將為您整理本場講座精華,帶您重新思考:孩子真正需要的學習環境,該是什麼樣子。
一、孩子的「訊號」,我們讀懂了嗎?

馬醫師點出一個關鍵真相:我們本來就無法完全了解孩子。孩子的想法、感受、困惑,有時他自己都還說不清楚。更別說身為大人,面對這些屬於另一個世代、另一種學習環境的經驗時,想要完全掌握、精準解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,但重點不在於「你懂得有多準」,而在於你願不願意放下評論、暫時不急著建議,先陪孩子把話說完,因為那一刻,他感受到的,不只是你想解決問題的意圖,而是——你尊重我的感受,你願意站在我這邊,這時候,比起立刻找原因、給答案,不如練習這幾個開放式問題,讓孩子能慢慢說出自己的思考。
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卻能打開孩子的思考空間,讓他從情緒中脫困,也從被動的角色,轉變為思考者與行動者。這正是開放式對話的力量:它不只是語言技巧,而是一種親子間真實的理解行動。
你願意問,也願意等他說。這就是最溫柔、也最務實的教養支持。
二、先陪著孩子把話說完
在親子教養關係中,「理解」常常被誤解為「給建議」或「找方法」。當孩子說出「我考不好」、「我真的不想讀書」這類話語時,家長第一時間可能會回應:「那下次多花點時間複習就好」、「是不是該換補習班?」、「我幫你想辦法安排」,彷彿只要找到解方,問題就能迎刃而解。
但事實上,理解的本質,不在於立刻解決,而在於先讓孩子被聽見。
尤其是在情緒低落、內心混亂的時候,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建議,而是有一個安全的空間——可以把話說完、不被打斷、不被糾正。那是一種「我還不確定怎麼了,但你可以陪我想」的訊號。這時候不需要急著扮演導師,更不用急著拆解問題;你真正能給的,是一份陪伴、接納與靜靜等候的耐心。你願意放下「我懂你」的自信,轉而說出:「你可以慢慢說,我在聽」,這份態度本身,就是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。因為真正的理解,不是說對話,而是聽出心。
三、讓學習現場,成為理解的延續
當我們在家庭中開始學會傾聽孩子、理解他們的感受與表達,下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:孩子在學習過程中,學習狀況又會是如何呢?學校與家庭一樣,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關鍵的陪伴者。而理想的學習環境,並不是單方面的教與學。當教學不只關注知識的傳遞,更重視孩子的反應與情緒;當課堂上的提問鼓勵思考,而非僅是標準答案;當教師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與需求,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的,不只是知識的壓力,而是一份被信任與被看見的踏實感,理解孩子不只是在家裡,也能在每一個教育環節中被延續。
四、從甄試到課堂:百瀚如何實踐「理解」、「穩定」及「多元學習方式」導入課程

真正支持孩子的學習環境,應該從「理解」開始。百瀚智能教育相信,教學的起點,不是知識的灌輸,而是先了解孩子本身。我們相信,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看見,而教學的起點,應該是「了解孩子」而非「套用標準」。
1. 從「甄試」開始,先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
不同於一般以年級劃分課程的做法,百瀚在學生入班前會安排專屬的「甄試測驗」,針對雙語(英文、國語文)全方位分析,透過閱讀理解、語言應用與邏輯表達等多元題型,深入了解孩子在語文學習上的思維模式與潛在卡點,最終產出不只是測驗分數,而是一份語文學習力分析報告+三年個人化學習規劃,幫助家長共同對焦孩子現在的學習節奏及未來的學習規劃,明確了解方向。
2. 課堂設計以小班與對話為核心
百瀚小班制教學(6–12人小組班),是百瀚長期堅持的原則。讓老師能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、理解與情緒反應,適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,並以多元課程方式,引導孩子練習表達思考,而不是只背誦標準答案、填鴨式學習。
3. 心理素養融入教學脈絡
百瀚課程不只是雙語文教學,也重視語言背後的「思考」與「表達」能力。我們透過正向行為學設計,引導孩子練習察覺情緒、陳述需求、表達觀點,建立對話能力與邏輯架構感,更是對自我認知與表達力的養成。
4. 親師共育,延續理解到家庭日常
理解孩子,不只在課堂,也該回到家庭。百瀚透過【百瀚雲 APP】,讓家長即時掌握孩子的課堂狀況、作業表現與學習進展,並定期舉辦【線上教養講座】與【親師座談】,包括最新教育趨勢、孩子學習方法與技巧、家庭教育與親子溝通議題及英檢考照規劃等內容,提供實用建議。老師與家長不只是雙方角色,更是孩子學習旅程的夥伴,共同陪孩子對焦方向、找到節奏。
總結
當你願意放下急著修正的習慣,開始陪孩子把話說完,學習就不再只是「大人出力、孩子配合」的單向過程,而是一場真正的雙向理解與同行。在百瀚,我們相信——孩子不是等著被矯正的問題,而是正在等待一個懂他的人,陪他找到前進的方向。如果你也正經歷「孩子努力了,卻學不出成果」的困惑,或希望能更全面了解孩子的語文基礎、學習動機與未來方向,歡迎參加百瀚智能教育的【雙語能力甄試測驗】,更了解孩子的學習需求,並為他們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方式!
現在立即報名百瀚甄試測驗,掌握孩子的學習先機!
立即點選下方行事曆
⬇預約「雙語健診服務」⬇